愤青百科

chen'mo
2008-06-28 / 0 评论 / 2,374 阅读 /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...
温馨提示:
本文最后更新于1970年01月01日,已超过20042天没有更新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。

简介
“愤怒青年”这个称呼早在1970年代的香港已经出现,当时特指一班对社会现状不满,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。后来,被简称为愤青,并成为中国大陆网络语言中的专有词汇,四个字的原称反而不常用了。
愤青通常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,接触网络居多,很大一部分为学生,尤其是在校大学生,有强烈的狭隘民族主义。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,在网络时代开始后中国的一种特别的现象。愤青最初只是在网络的BBS上表达着各种不满意见的少数人群,因为网络的虚拟化和不确定化,决定了最初的愤青仅是一些发表激进文字的用户。而随着中国大陆的互联网迅速发展,人群的扩大,这一部分具有极端思维的人更容易吸引媒体和民众的目光,而其队伍逐渐壮大,思想日益复杂,并且有网络虚拟个体与现实实在个体关联的扩大化趋势。现在的愤青,已经不局限于网络之中,更多的人走向街头,表现自己的主张和情绪。

 

愤青的由来
愤青这个词,诞生在文化大革命后期,属于历史遗留产物。文化大革命中的上山下乡运动,导致很多知识青年(所谓的知识青年一般都是高中水平)下放到农村体验生活。到了80年代,这些已经不再“青”的知识青年因为历史原因,无法返城,其中相当一部分产生了一种“厌世”情绪。就是认为整个社会伤害了自己,或者自己被社会抛弃等等。这就是典型的愤青思想。

 

网络上愤青的含义
       首先要从中国的网络发展说起,早在94年网络初期发展的时候,中国的网络和国外还没有什么接触。此时的网络还可为是纯净的天空,当时有条件上网的都是一些大学院校学生。也有很多是从老BBS转过来的人群。此时大家讨论最多的都是中国的发展和政治问题。当时几乎所有的高校BBS(校园内部网)都有政治话题。但这时候还没有愤青的称谓产生。
       直到90年代后期,网络开始普及,中国的互联网逐渐和国外进行的相当的接触。中国网民首次和国外的fang华政治团体接触(这里面比较搞笑的是,最开始大家都是在某些色情网站上认识的,比较著名的就是那个taiwankiss网站,到现在还有政治版和色情版,快8年了,一点变化没有~)。这时候愤青的称谓便扣在了中国部分网民头上。因为在这些fan X华团体看来,凡是为中国进行辩护的都是愤青(这里面最先引用此称呼的是89年跑到国外的那些渣滓),凡是说中国好话的都是愤青。此时愤青的称呼基本针对的是爱国者。这里需要重点说明的是,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fan x 华人士只把愤青称呼送给那些偏激、骂人的爱国者。而是无论是谁,人手一个:)。道理也很简单,如果你骂一个fan x华人士,可用的词很多,什么汉奸走狗卖国贼,霉运猪猡等等。而那些被骂惯的霉运只有用“愤青/粪青”来反击,也算是词穷的一种正常反应。


愤青在网络的发展
       随着中国有钱人的增多和贸易的发展。中国越来越多的充斥着日本的产品。此时中国网民开始有一部分自觉地开始抵制日货,并在网络上开展普遍的宣传。其理由也大多是,中日贸易逆差在逐年扩大,如果在如此发展,我们将没有外汇去购买国外的产品。此后愤青的称呼就落在了这些反对日货的人身上。现在愤青的含义已经和开始的完全不一样了。愤青这个本来是由于社会动荡所产生的特殊群体,经过fan X华和爱日人士的洗礼后,成为了网络上又一大奇景。 
      1999年以后,连续出现中国大使馆被炸、李登辉抛售“两国论”、中美撞机事件、小泉屡次参拜靖国神社等事件,在这些强刺激下,中国的民族主义迅速崛起。而此时,愤青概念也开始异化,逐渐与意识形态和政治观点联系在一起,以反日反美为主的排外式愤青被冠以民族主义愤青之名,又称作极端民族主义者。由于近年来中国与美国、日本的摩擦频频发生,愤青也渐渐成了“极端民族主义者”的代名词。

0
小资百科
« 上一篇 06-28
当小资遇见愤青
下一篇 » 06-28

评论 (0)

插入图片